cultureexchange.hk

臨界點與超越自己

#每週悅讀#

撰文:葉少康

近日隨意走過突破書室,看到一本翻譯書《活出美好》(Your Best life Now),作者為約爾‧歐斯汀(Joel Osteen)。在他的推薦序中,有一句說話吸引着筆者:「在成為基督徒的四十多年生涯過程中,一直有個問題盤旋在我的心頭:我們的上帝應許賜給祂的兒女一個豐盛的生命,為什麼我接觸到許多基督徒,他們似乎並沒有享受到這樣的應許?」

筆者無意在這裡談教義,不過筆者相信無論是信徒或非信徒,在每個人心中都希望可以活得美好。在某些方面,的確要看上天的旨意而行,可是在更多事情上,人的努力的而且確可以改變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,關鍵在於人能否超越自己在心中所設的屏障。而那些所謂的屏障, 往往只不過是其他人加諸在自己身上的看法,又或者是一些心理上自我形象的條件限制。

在田徑歷史裡,有一段長時間運動專家認為人類永遠無法突破「四分鐘一哩」的限制,而這個「四分鐘」的屏障亦一直在運動員的心中。這個「不可能」的想法在一九五四年五月六日,被班尼斯特(Sir Roger Gilbert Bannister)打破了,198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《烈火戰車》(Chariots of Fire)正是描述其真人真事之作。在往後的十年間,有超過三百三十六位跑手將這個「不可能」固定想法打破。

整理思緒的時候,發現了一本久違了愛黙生(Ralph Walbo Emerson)的著作,重讀仍覺趣味盎然。「向著特定目標不斷前進的人,全世界都會給他讓路。」─愛黙生。愛黙生是美國偉大的思想家,對建立美國的企業文化精神起了難以估量的作用。有一篇文章談到恆心的力量,他說我們必須透過反覆有恆的練習來彌補爆炸力的不足,有許多時候我們並不總是把力量濃縮在某一個時刻,而更多的是把等量的力量鋪展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上。我們從小便學習鐵柱磨成針的道理,透過有恆心的練習,讓自己變得有本領,更讓追求卓越超越自己成為一種習慣。在體育哲學裡面談到的 “Mental Toughness”,正正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。

生活本來就是一種選擇,為自己的選擇付出熱忱,努力全力以赴,突破那道無法超越的「不可能」,正是活出美好的關鍵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Scroll to Top